很多人對直播有個誤解:積分入戶深圳經歷很簡單!從概念上來說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想真正解決問題,需要準備的很多。
你可能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去嘗試和犯錯,才能弄清楚什么是有效的深圳戶口辦理信息,需要學習什么資料和知識……
如何避免代價高昂的錯誤,以及如何系統地,根據你遇到的問題,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那么你可以繼續閱讀以下文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如果你對這些問題還不是很了解的話,那么繼續閱讀,你還會發現:
1、關于積分入戶深圳經歷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2、你將更容易解決遇到的積分入戶深圳經歷問題!
3、只要你閱讀,你就能解決遇到的問題!
為了讓你便于更容易閱讀,我盡可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為你分享。
一、辦理深圳戶口需要什么條件呢?
應屆畢業生入戶條件
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畢業2年以內,無工作和社保條件限制。
積分入戶條件
1.年齡:18~45周歲
2.繳納深圳市社會保險,并達到相關要求;
3.身體健康,基本分滿100分;
4.未違反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規定;
5.未參加國家禁止的組織及活動,無勞動教養及犯罪記錄。
事實上,你關心的積分入戶深圳經歷的問題還是很容易解決的,如果你對這方面的信息還不是很了解,你可以繼續關注接下來的分享。
核準入戶條件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即可辦理深圳入戶:
(1)專業技術人員:40周歲以內,連續繳納7個月深圳市社保;
(2)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5周歲以內,連續繳納7個月深圳市社保;
(3)具有全日制大專學歷,35周歲以內,有繳納社保記錄;
(4)具有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學歷,45周歲以內,有繳納社保記錄;
(5)中級職稱+中專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內,連續6個月深圳市社保;
(6)高級職稱+中專及以上學歷,50周歲以內,連續6個月深圳市社保;
(7)高級工職業資格,35周歲以內,連續3年深圳市社保。
確實,積分入戶深圳經歷還是很簡單的,如果你還不是很了解,你將可以繼續關注接下來的分享。
二、準備資料
個人準備:
1、身份證,戶口本,畢業證,學位證(大專無)
積分入戶的:請提供證明積分的其他證書材料
2、婚姻狀況:
已婚提供:結婚證
離異提供:離婚證+離婚協議
喪偶提供:配偶死亡證明文書,戶口簿“婚姻狀況”欄已登記為“喪偶”的不需提供
盡管你已經看了很多積分入戶深圳經歷的信息,但接下來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3、小孩隨遷的:提供小孩的戶口本+醫學出生證明+身份證(16歲以下不用)
根據落戶方式另外準備:
①配偶家庭戶。所需材料:配偶戶口簿
②本人或親友的房產立戶。所需材料:擬入戶地派出所出具的標準地址單
③掛靠親友家庭戶。所需材料:戶主戶口簿
④本人單位集體戶。所需材料:加蓋用人單位公章的集體戶口簿扉頁復印件
⑤配偶單位集體戶。所需材料:加蓋配偶單位公章及同意入戶意見的集體戶口簿扉頁復印件
⑥派出所代管戶。無以上入戶地選擇條件的,遷入單位營業執照經營場所登記所在地派出所代管戶。所需材料:加蓋公章的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
看了以上文章的內容,你會發現積分入戶深圳經歷還是很容易理解的,接下來的文章將繼續為分享相關的信息。
三、補貼標準
不要恐懼失敗,失敗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當你遇到積分入戶深圳經歷困惑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問問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不要害怕失敗,你應將失敗看作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堅持不懈努力解決問題!
在你成功入深戶后,可立即登錄“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申請住房補貼;補貼標準如下——
市級/部分區級住房補貼金標準:
本科15000元
碩士25000元
博士30000元
深圳目前只有四個區級是可以在成功入戶深圳后,可在申請市級補貼后,再向區級申請住房補貼;可申請的區級有:龍華新區、龍崗區、寶安區、福田區,補貼標準同市級標準。
但是區級補貼要在入戶滿6個月后才可以開始申請。也就是說,你在成功辦理入戶后,社保公積金及戶口在6個月內不得遷移/變動區域。如果是為了拿錢而辦戶口的,我覺得大可不必多此一舉,戶口頻繁變動也不是特別好。
比如拿我自己舉例:博主本人是本科,在2019年12月20日成功申請到深圳市龍崗區的戶口;也就是已經獲得拿到市級住房補貼的資格,在官網上提交申請后等待審批、公示流程,15000元就能打入賬戶;一般在4-5個月內可拿到市級補貼。
區級補貼必須在拿到市級補貼后才可申請,且入戶時間需滿6個月,其中社保公積金等也必須繳納在所入戶的區域。
也就是說,我在2020年6月20日前,不可變動/遷移戶口,社保公積金也必須繳納在龍崗區,如果在此時間內發生工作變動等情況導致社保公積金要更改繳納區域,就無法拿到區級的補貼。保險起見(為了龍崗區的15000元,哈哈哈哈),建議多延長一個月的時間再提交區級住房補貼的申請。
總的來說,在你未能事先了解積分入戶深圳經歷信息的情況下,你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決定,找到很好的策略運用在你的目標上,所以首先你需要知道哪些能做得更好,更不一樣,更有效處理問題,然后采取行動,這樣你就可以輕松的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